1、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,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;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,自卑的状况就可能凝固在心里。
2、是每一个人对我们的事情都比较知道,对其他人的事情比较不知道,在我们的视线下,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。
自卑来自于所有生物都具备的攻击性。这种攻击性的呈现方法,就是在心理和行为层面,时时、处处跟别人的比较。比较就是角逐,角逐就是在智商和体力上对别人推行攻击。
自卑者的攻击多半是在其内心里完成的。在面对一个他假想的角逐对手时,攻击性自动发射。假如对手看上去比自己强大,攻击性就非常快朝哪个方向自己,便出现自卑者都有些内心世界:自责、压抑、焦虑或者恐惧。这个复杂而飞速的过程,自卑者和旁人一般都知道不到。
表面看来,自卑是瞧不起自己。但,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把自己跟其他人比较之后而瞧不起其他人,那也就不会有在比较之后的瞧不起自己。换句话说,没攻击其他人,也就不会有技不如人的结果和失败后的自卑了。
有一点点自卑,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。过度自卑却可能对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不好的的影响。过度自卑者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完全相反。有的自卑者,毫不掩饰我们的自卑,常常在我们的言行中呈现弱小和胆怯;另一些自卑者,则“自欺欺人”,他们外在的表现形式,却是自鸣得意、目中无人的自傲和自信。
跟过度自卑的人交际,是一件危险的事情。由于他们的很大的攻击性不是消失了,而是转向了自己,一旦有了机会,这类攻击性便会以出人意料的方法攻击别人。大家看到的事实就是,有的人自卑到了常常受欺负的程度,而当他们忍无可忍反击的时候,一般是“一鸣惊人”。
向内攻击的表现,或者说自卑的表现,证明这个人的人格水平已经进步到非常高的阶段。比较而言,一直向外释放原始攻击性的人,则处在心理进步的较低阶段,极端例子是反社会型人格,他们不断地攻击别人和社会,跨越法律的边界,总是会遭到法律的制裁。
一个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告诉我,他怎么样怎么样自卑。具体地说就是对我们的所有,包含长相、身材、智商、成绩等等都不认可,而且还对自己用了不少尖刻的贬义词,我听了都感觉替他心痛。有一次我感慨地对他说:你实在是太瞧不起其他人了啊。当时他听了非常吃惊。几个月之后他告诉我,他回去仔细领会了这句话的意思,开始学习瞧得起或者说赏析其他人,奇迹般的成效是,慢慢地他都忘记了我们的自卑了。
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与众不同的创造物,所以每一个人都不必自卑。这句话等于是说:每一个人都不必通过瞧不起别人来瞧不起自己。苍天在上,它会毫不吝啬地给予那些抬举其他人的人以抬举我们的力量。